贺吉德/文
宁夏堡寨,又称堡子、城子、寨子、宅子、庄子、营子。大凡在宁夏有上述称呼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曾在历史出现过高墙厚壁的堡寨建筑。
古堡今安在
在今银川古城内,建国初期还遗存有临街分布、用夯土版筑为高墙的五处堡子,所谓“大城套小城”。至于在宁夏山川各地,除了有限的可以称之为县城的所谓“大城”外,凡是有人聚居的地方,都是堡寨。大体上沿农村公路散点布局的现代意义上的村庄,在宁夏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一出“大城”,就是农村,放眼望去,除了空旷的田野荒地,就是远近有别、大小各异、形制大同的堡寨建筑。这种用夯土版筑墙围合、留有券型门洞的堡寨,大者可容百余户,小者可住十三四家。如现在仍然保留在西吉县沙沟乡的满寺堡子,因原住户陆续从堡中迁出,现在只住有3户回族人家。而著名的永宁县纳家户,原来就是一座堡寨,堡寨名称就叫“纳家户”,高墙厚壁,东西辟有券型堡门。在1958年拆除前,住有纳姓回族120多家,人口近1000口。更为著名的河东吴忠堡,是以明代游击将军吴忠命名的城堡,据1947年出版的《宁夏纪要》载,堡内住户有3000口,大多数是回民。
至于延续至今的宁夏乡镇古地名,毫无例外地全是古城堡的名称,有的以地貌、地物命名,有的以人名命名,有的以功能命名。如红山堡、清水营以地处红山、址在清水河命名;张政堡、李俊堡、王洪堡以人名命名;平羌堡(平吉堡)、镇北堡、定戎寨以功能命名等。而如今村级单位,凡为古地名者,都是历史上民间建筑的大小堡寨所在地,且多以堡主姓氏命名,如马家堡子、张家寨子、范家庄子、李家营子等等。这些遍及宁夏各地、难以尽数的堡寨,均以夯土版筑而成,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宁夏堡寨多为矩型,长宽比约1:1.6,墙高4米~6米,基阔4米,顶宽2.4米~3米。墙上外侧版筑女儿墙,高0.8米~1米,厚0.6米。辟有瞭望孔洞。在一座较大的堡寨内,回族土屋往往分院布局,较小的堡寨内,房屋多呈面南一字形排列二三排。每排房屋之间,用条形田畦相隔,种植蔬菜,或以果木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