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丛吾,正中书局出版。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历史的论文集。
论丛中《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近代欧洲学者对于匈奴的研究》、《匈奴与西汉争夺东亚霸权的检讨》、《辽金之疆域沿革与地理因素对当时政治文化的关系》等数篇论文,对长城学研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代序)一文中,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与民族发展的次第,是自北而南的。边疆民族的入侵,也从北方与东北方的南下为主潮,甚至说我国的历史,是由北方、东北民族与中原文化交织而成,亦无不可。因此长城、黄河与长江,也确实形成了国吏上的三道防御线,我们称之为儒教大同文化的三大保障。长城,奠基于秦代,显耀于两汉,形成隋唐以后中原文化对东北与北方边疆民族势力消长的关键。它可以说是中原汉民族的前进基地,也可以说是中原民族与儒教文化的门户。自东汉以后,北方与东北边疆民族,欲问鼎中原者,必先占领长城。占领长城,才能有权力过问中原黄河流域的政治;才能对中原政治有发言权;才有用武力于涉的机会。契丹是如此、女真是如此、蒙古更是如此。”该文还对“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做了具体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