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本书介绍了历代兵垒的发展情况,并对其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
本书依据历代文献资料,结合现代考古发现,系统地论述历代兵垒发展演变的情况,并对其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其中第一章第三节论述了战国时期野战筑城迅速兴起导致点、线结合防御工程——长城的出现;第二章第二节探讨秦、汉长城的位置、修筑原因、结构特点及其在边防中的作用,第三、四节分别叙述魏、齐、隋代长城的情况;第三章论及金代界壕(长城)的兴建和蒙(元)军在长城沿线的作战;第六章论述了长城在近代战争中的作用。
作者着重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和发展,战术战法的变化以及战争性质、规模等因素与筑垒、构筑长城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依托长城墙体防御作战,对小部队可起防止袭扰的作用,以保护长城线内的居民;对大的骑兵集团,则主要起障碍作用,以迟滞敌骑兵集团的长驱直入,用以争取时间,集中和调动兵力,将来犯之敌歼于边境地区,“防守长城并非如城池防御那样,据守城墙进行决战。战争的胜负,仍决定于双方主力的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