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长城
  • 时间:2011-7-30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燕居七国的东北部,国力甚强,版图较大。燕东濒大海,已是自然屏障,南接齐、赵,曾与秦、楚、晋合谋伐齐,大败齐师,燕军独自追至临淄城下,齐不改犯燕。但是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每有东进称霸之心。其间虽然还有赵国相隔,但赵也常受秦的驱使犯燕,实为大患。为了防御,燕便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以防胡和秦、赵。
      易水长城据《史记·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作为一个说客,向燕昭王说;“秦下甲云中、龙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说明这时易水一带已筑有长城。张仪说六国连横为燕昭王元年(公元前311年),可知这一段长城修建的年代当在苏秦说文公合纵(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11年之间。是用来防齐、赵,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的。燕易水长城的位置,《水经注》上记载甚详:“易水又东,屈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又东,历燕之长城。……又东流,屈径长城西。……又东,梁门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于梁门,东入长城。……易水东至文安县,与滹沱合。《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也。”《水经注》滱水又记载:“滱水又东北,径阿陵县故城东。……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其他如像唐《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统志》等俱記載燕易水长城的情况。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易县的西南,向东南经定兴、徐水、安新、文安、任邱之间,达于文安县东南,长约五百余里。
      燕东北长城即是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的长城。这道长城的修筑,历史上有一段故事:起初燕国受到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的威胁,曾把一位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暂时安定。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后来秦开回来,发军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一千多里以外。于是燕便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备东胡再度骚扰(见《史记·匈奴传》)。这一长城修筑的年代,由于历史上对秦开没有准确的年代记载,后人根据与荆轲共同刺杀秦始皇的秦舞阳是秦开的孙子推断,当在燕孝王时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公元前254年),这是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条长城。
      这一长城所经的地方,约自今河北张家口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独石等境,又东经河北省围场县、辽宁朝阳,越过医无闾山,波辽河达于辽阳,长达二千四百余里。现在这些地区还保存有燕长城的遗迹。

                                                                   (资料来源:《长城》 罗哲文 著)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