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明长城的遗存与保护
  • 时间:2011-6-5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1738.3千米,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字。但与甘肃明长城有了联系之后,这个带着小数点的数字便有了丰富的内涵,变得生动起来。

        明长城:甘肃家底不薄

        2009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八达岭长城,提醒大家记住一个数字:8851.8千米,我国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明长城的准确长度数据。

        同样,首次得到的另一个数据值得甘肃人记住:1738.3千米甘肃明长城的长度,接近全国明长城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居全国之首。明长城在甘肃的家底可谓不薄。

        甘肃明长城分布在庆阳、白银、兰州、临夏、金昌、武威、张掖、酒泉和嘉峪关等9市24个县市区,其中墙体1169.1千米,壕堑190.7千米,山水险378.5千米。明长城沿线关堡68座,敌台294座,烽火台404座,马面1座。其他与长城有关的遗存29处。

        甘肃明长城地域跨度大,沿线地形地貌复杂,长城墙体、关堡、敌台、烽火台等在修建形式上因地制宜,以黄土夯筑为主,夹杂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是中国明代长城的典型代表。

        1738.3千米:难得的数字

        甘肃明长城多是土长城,走向复杂,保存较差,且地域跨度大,分布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因此,“对长城概念的界定就显得很困难。”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

        更难的是,此前对长城的野外调查零零星星,系统的、科学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尚未形成。“困难虽多,但明长城在甘肃的家底不调查清楚,‘长城大省’的说法就难以立足。”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认为,长城对甘肃来讲是一张很靓的文化名片,但必须要有数据来支撑。

        从2006年开始,调查队员冒着酷暑严寒,跋山涉水,走过无数个1738.3千米;省文物局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不断调整、修正、验证调查手段和方法,耗资1500万元。到2009年,甘肃不仅按期完成境内明长城的资源调查工作,也为中国第一次运用测绘技术对长城进行全面调查和精确测量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保护:让长城益寿延年

        曾经,甘肃明长城犹如巨龙,蜿蜒起伏。如今,这条巨龙伤痕累累,触目惊心。

        风化侵蚀、山洪灾害等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破坏更加让人痛心。被开垦成农田,被整修成乡间道路,被挖成羊圈鸡舍,还有被铁路、公路、乡道等侵占或截断……“因为多是土长城,老百姓不认识,也不懂得其重要性,更谈不上保护。”马玉萍很是痛心。

        抢救性加固、树立界碑界桩和保护标志……虽然类似的保护从未间断,但都如蜻蜓点水,对于长城保护来讲,还远远不够。我省明长城分布线长、面广、点多,自然环境恶劣,长城沿线保护标志数量有限,大多数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尚无完备的记录档案,从事长城保护的专门机构少之又少……“最关键的是缺乏专业人员,尤其在市县单位,专业的文博人员凤毛麟角。”马玉萍担心,如果保护不够专业,很可能就成了破坏。

        尽管困难重重,仍要迎难而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让长城益寿延年。”马玉萍说,长城资源调查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数字,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并在发展旅游和建设文化大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期待的是,“十二五”期间,甘肃省长城保护工作的具体意见和保障措施已经出台。省文物局按照“省级主导,市县落实”的原则,编制了长城保护规划,将不断加强土质长城保护技术研究,本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优先抢修价值重大、遭受较多破坏而濒危的长城段落,在长城沿线易遭受人为破坏的重点地段修建管护用房、架设防护围栏、埋设界桩,在易遭受洪水破坏的地段建设防洪设施,采用新技术开展防风治沙。同时,制订甘肃省长城保护管理细则,设立全省长城保护工程办公室,加大资金筹措和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长城,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作者:施秀萍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