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岛发现长城砖窑唯一文字记载 披露明末民间捐资修建长城内幕
  • 时间:2010-2-23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新华网石家庄2月23日专电(李俊义、朱润胜)一份保存完好的传世宗谱,意外在河北省秦皇岛板厂峪景区被发现,从而披露出明朝末年民间捐资修建长城的内幕。

        近日,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长城专家董耀会对这份传世宗谱——《高氏系谱》进行细致研究后认为,《高氏系谱》是迄今发现的有关板厂峪长城砖窑的唯一文字记载,是对我国长城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补充。《高氏系谱》透露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修建长城的资金来源不仅有政府拨款,还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募资。

        据板厂峪景区的负责人许国华介绍,《高氏系谱》是2008年底几名大连游客来到板厂峪的长城脚下祭祖时带来的。随后,出于对故土久违的亲情以及对长城的热爱,他们把这份珍贵的传世宗谱留存在了景区。这份《高氏系谱》编修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其上记载:明崇祯七年(1634年),板厂峪乡耆、高氏先人高廷科与山石道参将王守道、钦差参将金斌等人倡议募捐资金修复长城,共集资白银400余两,由高廷科负责筹办材料烧制长城砖,修复了义院口关城及三座城楼,以及义院口至板厂峪一带长城。后来当地人在义院口修建三善祠,立三善碑纪念此事。如今三善祠已毁,三善碑下落不明。《高氏系谱》记载的内容正是三善碑碑文,高家后人也正是根据《高氏系谱》里的相关记载,证实高廷科之墓就在板厂峪景区,邻近高家地长城砖窑群,这才有了前来寻根祭祖一事。

       《高氏系谱》的记载为破解板厂峪长城砖窑封存不用之谜带来了一线曙光。据了解,2002年12月,秦皇岛市文物工作者在位于长城脚下的抚宁县板厂峪村附近的高家地,发现了一座长城砖窑,随后在附近又陆续发现长城砖窑、石灰窑以及炼铁炉等历史遗迹66处,并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古长城砖。考察发现,在板厂峪发掘的砖窑中,长城砖已烧成或将近烧成却没有开窑取砖的情况很普遍,约有80%以上的砖窑里,每窑都完好保存着约5000块长城砖,这个奇异的现象成了文物考古界的一个难解的谜团:为什么满窑烧制好的长城砖都被封存在砖窑内而没有取用?文物专家推测有三个可能性:一是这些砖烧好的时候长城已经修好了,没用了,于是就地掩埋作为军事储备;二是主持修建长城的官员职务调动,导致工程中断;三是战争爆发,修城的人都去守城了。但这些都是推断,并没有史料依据。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授吉羊在对《高氏系谱》进行研究之后,道出了自己的论断。他说,明崇祯十年,明朝江山已岌岌可危,全国各地战乱四起,修复长城对维护和平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因此,高氏先人很可能就是于此时封存砖窑,并举家迁至大连躲避战祸去了。此后知道板厂峪埋有长城砖窑的人家越来越少,终至于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地没有人取用长城砖建屋修路。

                                                                         (来源:新华网)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