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先生在《中国长城志》编辑体例座谈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核实)
编辑《长城志》太好了。过去,叫盛世修志。在我们国家兴盛的时候,都会修志或编写很重要的总概性质的大书,如很有名的《四库全书》。我国从秦汉以来都是这样,这是中国重视文化建设的表现。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这也是说明我们当今社会于盛世之时。《长城志》是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项目,我表示支持。长城的内容很丰富。在封建社会,所有的大事纪,都会在长城上有所反映。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效点绵薄之力。我现在的的确确年纪大了,这个事情还是要靠年轻人,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如李教授、曹教授、耀会,他们一直都在长城学会工作,长城研究很有成果,他们是各个方面的专家,真正对长城有亲身感受,一定能够把我们这个伟大的工程、盛世的文化建设的工程做好,我就先说这么几句。
保护利用,开发就是发展,保护与合理利用,相辅相成,不利用就用不着保护,利用的不适当就会造成破坏,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这两个不要分开来,这是不矛盾的,保护和利用要协调起来。
盛世修志的价值在记录当代,处理好历史和现在的比例,要记录好历史的东西。当代内容如何记录,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当代内容的含量要把握好,要用创新的思路来办一切事。但创新不是胡来。
现在这个编辑体例有较多重复的内容。不可能不重复,但也不能太多。
要重视非物质文化,过去我们忽视了。物质、非物质是分不开的。非物质瞬息之间就可以泯灭了,文物也可以消失,非物质的会失传。我们在修复古建筑时,好多工艺都没有了。《长城志》里的民俗内容还是很重要的,可以增加非物质部分的内容。
我非常赞成编写《长城志》这个事。这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个大的文化工程,我对凤凰集团和江苏科技出版社能够这样高瞻远瞩,不考虑经济效益,表示敬意。但修志将来也可能有的很大收益,至少在文化上、文化建设上收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