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非都由砖头造 辽宁明代长城中有“木长城”
  • 时间:2011-4-1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以树木作为墙体在中国明长城中还鲜有发现(来源:科学网)   

    一提起长城,人们就会想到是由坚硬的砖石砌成,但是在辽宁省境内的明长城却证实有“木长城”的存在。

       
    辽宁省文物局与辽宁省测绘局近日完成的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披露了最新的勘查成果,从已发现的长城遗迹看,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木柞墙遗存为明长城的一部分。以树木作为墙体在中国明长城中还鲜有发现。

    辽宁东部山区山林众多,主要树种为柞树,构筑材料颇为充足,柞树质地坚硬,耐腐蚀,加工便利,成为辽东“木柞墙”的首选材料。如在辽宁省丹东市叆阳附近的山体上尚留有较多柳条边的痕迹,这可能就是清代推倒或利用明代木柞墙后,借用原有的基础经简单修筑而成柳条边。这样的段落多在腐朽不存的木柞墙地带,保存有壕堑。

    木长城”的存在也在史籍中得到印证。《全辽志》卷二“障塞”条记载:“自孤山南界至江沿台西界止,木柞墙共六千八百一十七丈。自马根单起至孤山南界,五千四百四十七丈。”史籍中记载的“木柞墙”长度换算成今天的长度计量单位约为41公里。

    刘谦《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的记载:在今本溪县碱场公社西南有名为“木栅墙”的地方,位于长城沿线上。丹东凤城二道沟长城、裕太长城也是此类木柞墙。

    参加长城资源调查的辽宁省考古专家王绵厚说:“长城的修建大多是就地取材,辽东的‘木长城’符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木材原料也和当地植被吻合。”

    不过,“木长城”本体因自然条件变化而侵蚀,并因时间久远塌陷,对辽东“木长城”的具体分布和长度没有确切的勘测结果。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份,总长8851.8千米。辽宁境内的明代长城,史称“辽东边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开始陆续修筑的我国北方“九镇”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起点。

    辽宁明长城的墙体,可分为人工修筑的墙体和利用自然地势形成的墙体两大类。人工墙体又可分为四种形式:石墙、土墙、山险墙、木柞墙。利用自然地势形成的墙体有山险和河险。

                                                                                      来源:科学网作者:王军 李克瑶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