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在首次经营性出版社等级评估中被评为“一级出版单位”,是“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
30年科技出版, 30年科技出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科技进步服务、为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服务”的宗旨。目前年出书量达1200种,生产总规模逾4亿元,各项经济指标连续数年增长20%左右,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位居科技类出版社前列;850种(次)图书荣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图书奖和装帧设计奖,包括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种图书入选 “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近年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专业强社。
——坚定正确出版方向,开拓市场,创新发展。
牢记社会责任,形成“政府支持、市场推动、长效机制”相结合的“三农”图书出版思路,用心经营“三农”图书品牌,每年高质量、分批次、成规模地推出系列“三农”图书,品种占本社科技类图书30%以上。如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总规模达200种的《“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以及国内首套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读本《新时代新村官丛书》。在“三农”图书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等方面开拓创新,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金阳光”品牌工程。
在专业出版上,“高原上凸显高峰”、“专业出版大众化”,构建“姓科名实”的多层次专业板块。支持科研成果出版,打造高端学术专著系列,如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的《名中医论方药》《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临床性病学》等。成立“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已资助出版优秀科技专著数百种。同时专业出版与大众出版互动,以“板块生产线”的方式,形成工业、建筑、机械、汽车、科普、农业、临床医学、宠物园艺、保健养生和精品教材等多个特色品牌。
在资源拓展上,创新“章鱼模式”,在主体稳固、良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区域出版资源。近几年,在北京、苏北、苏南、苏中设立分支机构,盘活存量、发展增量,规模年均增长50%以上,已成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发展的“排头兵”,被誉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业发展的“动车组”。同时积极开展版权贸易,推进对外合作出版,多种图书获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中医十大类方》输出英文、日文、韩文、繁体字等多种版本,《中华针灸学》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并输出到美、法、德、日等国,中医图书版权输出在国际上产生良好反响。
在多元发展上,探索全新领域,发展数字内容生产,建设“三农”和教育网站,开展按需印刷业务,拓展社会合作。
——以人为本,营造“张力型和谐”企业文化。
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个人与集体同步发展。组合事业、利益、感情三个共同体,注重人才培养,营造“张力型和谐”企业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发扬集体智慧。
——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尊重员工首创精神,形成符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自身发展特色的制度,完善核心层、紧密层和影响层制度结构,权责明确,严格监控,增强制度执行力,形成企业信念,提升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