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田峪中国长城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 时间:2004-6-20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慕田峪中国长城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18日-19日在北京怀柔举行。由中国长城学会、北京晚报、北京市旅游局、怀柔区政府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所等科研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学术发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莅临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中国长城学会、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怀柔区政府等有关部门领导也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研讨主题和目的,是通过对长城历史地位与作用、长城保护的现实意义和保护措施等多方面的研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推动长城事业发展。
      关于长城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及研究、保护长城的现实意义,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专家学者较为全面的论述了,长城作为中华文明象征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中国多民族文化交往不仅丰富了各民族自身和中华民族整体文化,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意识。长城是中国古代调整农耕与游牧民族关系的产物,标志着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之间既矛盾冲突又交融统一的关系,它是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及其经济文化既矛盾又不可分割的反映。长城作为农耕和游牧经济的过渡地带的一种保障措施,调整了农耕和游牧经济的矛盾。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今天的社会形势下认识长城与中华民族疑聚力的形成,认识长城与中华民族性格或文化精神的象征意义,认识长城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内涵及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者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意志的体现。 
      本次研讨会的另一个特点是专家学者们,从多层面多视角开展了长城研究工作。有对长城军事功能的研究,也有对长城实际调查与考古发掘的研究。长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更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长城开发利用的势头越来越热,开发过程中对长城造成破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长城,已经成为长城研究的新课题。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展长城研究和长城保护工作的课题研究,是本次研讨会的又一个亮点。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论证了“万里长城保护标志碑”的实施方案和中国长城数据库的框架设计构想。大家认为做好这两项工作,将标志着长城研究和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会议对《明代北塞边镇志书》进行了研讨。中国长城学会将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明代北塞边镇志书校注丛书》的标点校注工作。初步确定该丛书收录相关志书215部。其中1、“九边总图说”30种;2、“边镇合志”30种;3、“各边镇别志”64种;4、“各路关卫区分记”91种。明代北塞边镇志书与明代的政治、军事形势及其发展密切关联,尤其是明代为防范从中原退遁塞外草原的蒙古部族势力,而在沿北塞长城一线的险要之地设置军、屯结合的边镇关隘制度密切关联。此套丛书的编辑出版是重要的文化建设,将为长城研究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可以使更多的研究者从史料的查找、甄别和考辨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长城研究,使其研究质量和数量都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次研讨会是纪念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20周年系列活动和慕田峪长城建关600周年庆典活动的一项内容。专家学者们还考察了慕田峪长城及附属军事设施,参观了长城景区建设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在充分领略了慕田峪长城秀美风光的同时,对其历史文化内涵和景观资源阶值,作了进一步的研讨和评估。同时也对慕田峪长城景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