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东风,一位孤寂的长城守望者。
现时已近不惑之年的翟东风,与摄影结缘却有二十多年之久。用他的话说,前十来年是在玩摄影,而真正将摄影当作一件事来做,是近十几年的事。翟东风从不以摄影家自居。因此,他也没有那些所谓摄影家的虚妄和矫饰。他只是在诚恳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探索摄影这一媒体的种种可能。因此,他的摄影作品给人传递出的是一份份质朴的气息。而我想,质朴当是摄影这一表现方式的最根本内涵,它是由摄影的客观实录性所决定的。
提起对长城的拍摄,翟东风的话题也就渐渐多了起来。他最早萌发拍长城的念想始于1987年。在那年的盛夏,他冒着酷暑,一人独自在八达岭段长城上漫步,在感受塞外阵阵热浪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长城的古朴、静谧与苍凉。在那一刻,他隐约觉得:长城,这一我们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有许多方面是值得他用摄影的方式去加以表现的。而真正开始实施有系统地对长城的拍摄却始于1993年。在这一年里,翟东风说他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他对这以前几年自己频频奔波于街头、乡野去拍东一张西一张的单幅照片,用以参赛获奖的做法感到了厌烦,先前促使自己去狂热地拍照的功利心荡然无存。他觉得无所适从,不知自己应该再拍些什么。于是他去了趟长城。而1987年的那次长城之旅的感受又重上心头,他从内心深处认同了长城。他深深感到:长城是值得他去认认真真拍摄的一个大专题;长城是值得他用一生的时间去守望的。
由此,翟东风一发而不可收拾。他那瘦小的身影屡屡出现在或险峻、或平坦、或伟岸、或荒废的长城上。他曾东到大海,只为看一眼那延伸入海的老龙头长城;他也曾西出阳关,去拍摄横亘于沙漠、戈壁上的嘉峪关古城堡。他说,这几年来,只要他人在北京,他的星期天几乎都是在长城上度过的。他在守望长城的过程中,在体验静卧于荒山野岭的长城的孤寂同时也在印证自己内心的孤寂。摄影创作是极具个性化的。而这种个性化的要求就意味着摄影必须去独自承载那份孤独。作为一个摄影者,翟东风的孤寂也在本期发表他的这组长城片子中表露了出来。
对翟东风而言,从玩摄影到把摄影当作一件事来做是一种超越,进而上升到将摄影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追求则是更深层次的超越。在时下照相器材泛滥的年代里,玩摄影的大有人在,把摄影当作一件事来做的人少了,而把摄影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追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我想,翟东风还将在这条路上跋涉下去,一如他对长城多年钟情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