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实践者热议长城保护 古长城保护到底哪儿去
  • 时间:2015-7-28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珍贵的古代文明遗址。然而,数据显示,万里长城正在变短,而且变得更加残破。新华社最新刊发的文章——《长城保护应该保护全部而非“挑肥拣瘦”》引发了众多争议,尤其在学者界及实践者。该文引用了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的观点——长城作为一个整体,保护它应该是保护它的全部,而不是“挑肥拣瘦”,选择性保护。

    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所修建的长城,据此前所测的明长城数据,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除去2000多公里自然天险作为墙体的段落外,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公里。长城6000多公里的人工墙体中,目前保存较好的513.5公里、保存一般的1104.4公里、保存较差的1494.7公里、保存差的1185.4公里,已消失的1961.6公里。长城墙体保存状况总体堪忧,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一般的只有约20%,消失的比例为30%

    中国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以明长城为例,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而74.1%的保存状况较差,甚至只剩下了地面的基础部分。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文字砖被盗被贩卖、烽火台砖瓦脱落,部分墙体出现倾斜甚至坍塌……成为触目惊心的现状。

    “与二三十年前相比,长城保护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仍未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接受央视

    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保护古长城,延长它的生命,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不过,在具体保护方面,专家一样存在实践误区。

    有专家认为,面对动辄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长城遗址,地方政府既没有财力人力也没有精力去保护。有的遗址损毁严重,甚至遗址不存,也没有必要去保护它。需要保护的,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精华地段,精华地段就可以代表长城的精髓。

    也有专家表示,长城沿线一些地方政府,仅对当地的标志性长城建筑,或者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长城段落,加以修缮保护。而对于大部分长城段落,由于地处偏远,只能听之任之,自生自灭。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现故意损毁长城的现象。

    如果,长城按照现存的样子修复,那长城修后也会很沧桑,仍然很残破。如果按照起始的样子修复它,那维修后的长城,肯定是一座很新很完整的长城。

    “这两种修建方式都有各自的科学道理,最让人痛恨的是那种既不管历史状况,也不管现存状况,想怎么修就怎么修,结果把维修长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破坏长城。”董耀会说。

    好多野长城每年有十多万的攀爬者,这实际上反映了大家的一种精神需求,堵不如疏,政府要做的是顺应这一需求,所以应形成更多的旅游景区建设,但这种开发建设的前提是以保护长城为原则,而不是单纯以赢利为目的掠夺性开发。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