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水河县明长城的保护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相关管理保护难度非常大。人大代表贺明建议,继续加强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保护。
对于清水河县境内明长城的基本情况,贺明了然于胸:“清水河县明长城修筑于明洪武、永乐时期,止于万历年,跨越100余年,是万里长城的中段。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到其保护价值,他的言语中透着自豪:“该段长城整体保存较好、可视性很强。在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其敌楼、墩台、城堡、防御屏塞等历史风貌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这段长城的长和大、存在的恒久、功能的重要性、影响的深远,都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迹不可比拟的。”
“由于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分布点线长、体量大、地处崇山峻岭中、周边地广人稀等自然因素,加上人员和设备严重不足、日常管理不完善等人为因素,相关管理保护难度非常大。”贺明话锋一转,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清水河县明长城除部分段落为土筑外,大多以砖石包芯结构为主,重要的关险、隘口、城墙敌台为砖石筑或石筑。许多地段处于濒临坍塌的险境,如不尽快采取积极防御和抢险加固措施,部分有代表性的敌楼、城堡、墙体将不复存在。长此下去,将对遗址保护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贺明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对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争取将该遗址纳入国家“十三五”保护规划;将相关保护项目作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争取国家文物局立项修缮;在长城沿线50米之外加强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特别要做好洪水侵蚀严重地段的排洪泄洪工程,降低毁坏风险;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敌楼、墙体进行保护复原工程,结合周边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发展旅游业。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