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的区域范围 (一)
  • 时间:2013-9-12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区域是地理学概念,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地区则是指较大的区域范围。长城区域也是一个长城为标志的地理概念,又常被称作长城沿线或长城地区。考古学则习惯称长城区域为长城地带。

    长城区域这个概念的产生,源于中国古代王朝在这个区域修建了用于军事防御的长城。横跨中国北部呈现带状分布的长城建筑,决定了长城区域也同样呈现带状特点。长城区域是古代长城分布的主要地区,是古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相互碰撞与交流的主要区域。同时,长城区域也是生态敏感脆弱的地区,农耕和游牧经济在这个地区交错。长城地区,同样主要指北方修建长城的地区。应该说,在长城研究中长城区域与长城地区这两个感念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林沄认为“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并非指历代所筑长城经由的全体地域,而是指古来中原农业居民与北方游牧人互相接触的地带而言。这个地区东起西辽河流域,经燕山、阴山、贺兰山,到达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大体上包括了今天的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宁夏、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1]这个认识,对理解长城区域的范围很有帮助,基本给出了长城区域范围的正确理解和界定。


    中国古代长城,除春秋战国早期诸侯国相互防御的之外,基本都是调整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冲突的手段。游牧民族的概念,“游”指流动的人群,“牧”指游牧人的劳动方式和文化特征。游牧是终年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游牧民族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长城区域主要是指中国北方的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类型交错地区,在这个亦耕亦牧的地区生活着以农耕或以游牧为主的族群。中国北方有一条最靠北部的山系,这条山系的内外地区约为北纬41~42摄氏度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这条山系的南边为农耕经济,北边则是游牧地区。这条山系由东向西,分别为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六盘山、祁连山山脉、天山山脉。

    中国古代的长城基本上,都修建在这条山系的南北。长城修建在什么位置,主要取决于王朝的实力。金代控制了大兴安岭之后,长城修建在大兴安岭地区。实力强的王朝,比如汉朝就把长城修建到阴山以北和燕山以北。实力相对较差的王朝,比如明朝就将长城修建到燕山以南及阴山以南200公里左右的山西北部。

     


    [1] 林沄《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
     
    (来源: 董耀会新浪博客http://t.cn/z8Zm9S7 )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