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美、徐卫民在《江西社会科学》上撰文指出:长城可按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划分,狭义概念指连绵的墙体,广义概念指以墙体为主体的长城防御体系。本文所探讨的长城是其广义概念,即以墙体为基础,以沿线烽火台、城障、关堡、堑壕等为辅助,同时结合自然山河天险的防御体系。目前,关于长城起源的观点主要有“河堤”说、“城”说和“封”说,它们都遵循了物质决定意识理论,即在长城出现前,长城意识形态的出现必定有一个非长城的物质给予了作用、映射。然而之所以得出不同结论,是因为三者追溯的出发点不同,“河堤”说与“城墙”说从长城防御角度追溯,而“封”说则认为长城首先是一道“边界”。可见长城“首先”是什么,是追溯长城起源的起点和关键,因为只有了解某一物质才能挖掘其起源。而长城“首先”是什么取决于长城修建的主观原因。长城防御外敌侵扰的主观修建原因决定“边界”是客观效果,且非真正意义上的边界,故“封”说不妥。又,长城是人类防御观念的物质表现之一,而人类防御观念的物质表现演变历程表明,长城起源定为“河堤”有些牵强附会,为“城”略显滞后,为“城墙”则较为妥帖。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