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迁西县境内长城
  • 时间:2013-7-15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据2008年迁西县长城普查资料,中国万里长城有90.5公里蜿蜒起伏于河北省迁西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上。东起擦崖子,西止龙井关,其间有敌楼203座,烽火台23座。本文拟从修建沿革、关隘形态、军事防御、相关人物、多彩的文化,以及保存现状等几个方面,对该段长城加以说明。

    始建年代

    关于迁西境内长城的始建年代,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据史料记载,远在2,5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形势险要的地方分别修筑过长城。那么,究竟有没有哪个诸侯国所修筑的长城包括了今迁西境内的长城呢?据《长城百科全书》和《长城》等书记载:楚国是我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早的诸侯国,其所筑长城在今湖北、河南一带,与迁西长城无关;齐国长城在今山东境内,与迁西长城无关;中山国长城在今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距迁西长城甚远;魏国长城分西、南两道,西长城在陕西省境内,南长城在河南省境内,与迁西长城无关;郑、韩两国长城在今郑州附近,与迁西长城无关;秦昭王长城在今甘肃、宁夏一带,与迁西长城无关;赵国长城分为南界长城和北界长城,南界长城在今河北、河南两省交界处,北界长城经河北省宣化、山西省雁门关等地,也与迁西长城无关。最后再看燕国(当时今迁西之境为燕国属地),它的长城亦分南、北两条:南长城在今河北易县、定兴、徐水、任丘一带,与迁西长城无关;北长城位于造阳至襄平,即今张家口、多伦、围场、赤峰至辽阳一带,南距迁西近千里,也与迁西长城毫无关系。以上是按《长城百科全书》和《长城》两书所作的推论。但是,在2010年9月的一次徒步考察中,笔者在境内的榆木岭和迁西与遵化交界处,却意外地发现了疑似燕长城和秦长城的遗迹。如果这一发现得以专家证实,我县长城“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就可以被肯定了。

    第二种说法:始建于秦始皇时期,并说秦太子扶苏曾到北部边关巡视督修,还亲自登临过皇太子山(位于迁西县上营乡政府驻地西南,原上营、滦阳、黄槐峪三乡镇交界处,海拔675.4米)。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侵扰,首先下令把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在今甘肃境内),东至辽东,长达万里的长城,后世称“万里长城”。按《长城》一书推论,这段长城应在迁西之北近千里的多伦、围场、赤峰一带,与今迁西长城毫无关系。但境内疑似秦长城遗迹的发现,却使我们不得不对这一推论稍作迟疑,而将目光重新转回到《迁安县志》里“太子扶苏登临皇太子山”的“俗云”之说和《永平府志》里“长城在府治北沿边一带”的记载上。

    始于北齐天保七年的一次修建

    汉代为了防御匈奴,曾大规模修筑长城,但一是重新修缮了秦长城,二是向西延伸至敦煌,与迁西长城无关。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均未曾大规模维修、利用过长城。公元386年,鲜卑族拓拔部崛起,建立北魏,后分裂成东魏、西魏。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欢之子高洋代东魏称帝,建立北齐。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记载,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齐自西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据考证,北齐在短短一年之内修筑长城3,000余里,当是利用了天保三年(552年)和天保六年(555年)修筑的幽州(今北京)以西的一段长城。幽州以东至于海的一段长城,也应该利用了秦汉长城旧基,沿燕山南麓至今抚宁县一带入渤海。此次修筑的长城,其路线与明代修筑的长城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北齐天保七年所修筑的东段长城,包含了今迁西境内的长城。又据《北史·斛律羡传》记载,北齐河清三年(564年),“自库堆戍(约在今北京以西地区)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凡有险要,或堑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这次修筑又包括今迁西境内的长城。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