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专家把脉榆林长城保护 万里长城第一台期待雄姿再现
  • 时间:2013-6-14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镇北台雄姿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右一)陪同外国使节在榆林镇北台上

        从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6 月7日,活动日前一天,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先生专程赶到榆林,为一场有关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保护的学术报告会做准备。他再次对榆林镇北台及长城踏勘后呼吁:榆林市应尽快建设以长城为核心景观的保护园区,以提升长城这一文化资源的价值,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保护文物不能只关注建筑本体

        榆林自古为边关要地,是我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地区之一,有战国、秦、隋、明四个朝代的长城,总长达1482公里。战国长城、秦长城、隋长城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和人为损毁,现仅留存少量遗迹,唯明长城保存情况较好,特别是长城沿线的城堡保留得相对较好。在榆林镇北台、府谷清水营、定边五里墩和不少长城营堡,尚可领略到长城雄伟壮观的景象。

        榆林明长城横贯榆林境内,东起府谷县,西至定边县,总长885公里。明代在修筑长城时,“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垒筑、或挑堑”。有的夯土为墙,有的外砌砖石,用料多就近取材,因地制宜。有的筑于黄土山梁间,有的筑于沙漠草地上,景观多样,独具特色。

       榆林长城明代时称为“边墙”,共有两条,一条曰“大边”长城,一条曰“二边”长城,现在留存的是“大边”长城,“二边”长城遗迹少见。榆林明长城也是万里长城中真正用墙体作为防御体系最早的城墙,修筑时间最短的也在400年以上,在中国长城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榆林镇北台又是明长城线上最雄伟的军事要塞和观察所,建于1607年,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齐名并峙,统称“三关一台”。镇北台也是目前榆林长城线上开发出来的唯一旅游景点。

        “目前,镇北台仅仅是个参观点,游客来这里的消费几乎是一次性的,如果能把镇北台东西两侧的墩台、敌楼等适当的重要节点进行维修和复建,再把红石峡连接进来,那么长城给人的整体感觉就会凸显出来。”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6月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保护文物不能只关注文物建筑本体,要让这个区域内的长城标志性的符号得到强化,然后科学规划成一个整体的保护区域,集休闲、度假于一体,既盘活了长城这一文化资源,又与民众的需求有益结合。

                                                                (来源:西安晚报)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