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北方经常受到匈奴干扰的险要地段或出入口,筑城设防,以阻塞匈奴袭扰,故称为塞。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平时据以稽查行旅,战时用以防御来犯之敌。有的就设置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塞北、塞外,均指长城以北;塞内则指长城以南。
(来源:《万里长城纵横谈》 董耀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