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上为什么要建战台?
  • 时间:2013-5-16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战台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在加强和构筑蓟镇长城时,创造性地构筑的一种防御工程建筑物。它的位置通常构筑在城墙里边附近有利于作战的制高点上,能居高临下,支援长城线上的作战。在与城墙之间,以战墙连接,掩护战台和突入城墙之敌进行战斗。所以战台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第二梯队的阵地。

        战台的平面形状呈方形,高度为12米,长度和宽度各为15米。每座战台的断面分作三层。上层构筑1.7米的雉堞墙,供作战射击和值勤巡逻士兵以烟火、灯笼、旗子等报警与相互联络。中层是供守御士卒作战,在四壁构筑炮窗和供箭弩用的射口,能向任何方向和角度实施观察和射击。下层能保障士卒休息、食宿和储存兵器、粮食、饮水和各种作战物资。

        战台的周围和掩护的障墙相连接,战台的三层之间以及战台与障墙之间的上下进出,均以木竹梯或绳索软梯连通。这表明,战台和城墙、障墙之间在工程配系中既有联系,又能进行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


                                                    (来源:《万里长城纵横谈》 董耀会  著)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