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纶与明代蓟辽边防
  • 时间:2013-4-25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胡 长 春

        谭纶( 1520 — 1577 ),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人,明代中叶杰出的军事家,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史称“谭戚”。隆庆二年( 1568 )三月,谭纶因兵科给事中吴时来的推荐,由两广总督升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隆庆四年( 1570 )以后,先后任协理京营戎政和兵部尚书,直至万历五年( 1577 )去世。在前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对废弛至极的蓟辽边防进行了多方整顿,为巩固明朝北部边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分设路区,调整部署  

      蓟辽总督的辖地为同属“九边”之一的蓟州镇和辽东镇。蓟州镇位于北京东北郊,拱卫着京师和明朝皇帝的陵寝,战略地位较他边尤重。其防守区域东起山海关,西至黄花镇,东西相距二千四百余里。明初,蓟镇尚属内地,驻兵不多。永乐初,因兀良哈三卫内附,成祖乃徙大宁都司于保定,置营屯等卫于顺天,大宁三卫故地尽为蒙古兀良哈所据,蓟州便成为京师门户。至嘉靖间,因武备废弛,边防空虚,蓟州镇受到蒙古鞑靼和兀良哈部落的双重威胁,蒙古骑兵多次攻破蓟州镇。嘉靖二十九年( 1550 ),又发生了“庚戌之变”,俺答汗纠集所部进犯,薄近都城,京畿震动。在辽东方面,随着嘉隆之际建州三卫的崛起,加上东有兀良哈部落为患,辽东镇的军事形势也开始不断恶化。谭纶就是在这种边境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出任蓟辽总督的。  

      当时,蓟州镇(包括昌平)的主客官军不满十万,且老弱参半,战斗力大打折扣,由于防守区域极广,用于一线守御的军队极少。而鞑靼部落动辄以十万以上的骑兵聚攻一处,众寡悬殊,强弱自见。谭纶认为,要确保蓟镇的安全,应该“先守于战”,即以防守为主;但又不能象从前那样消极防御,只重视“摆边”,而是要“恃战而守”,即战守兼备,实行攻势防御。  

      谭纶甫上任,即着手大力调整兵力部署。隆庆二年( 1568 )六月,他将蓟州、昌平二镇二千余里边墙划分为十四路,每路按地势冲缓确定兵力大小,通融酌处,悉心分布主客官军。又将十四路总分为四区,昌平镇的镇边城、居庸关、黄花镇为一区,蓟州镇的十一路划分为东、西、中三区,每路区设将统制,分地划守,“无事则踞险修工,有警则连营决战”①。总督谭纶驻扎密云,巡抚刘应节驻扎遵化,往来督理,随营调度。隆庆三年( 1569 )正月,谭纶又把蓟、昌二镇兵力部署调整为十二路,居庸关、黄花镇、镇边城三路,由镇守总兵官杨四畏统领;马兰谷、松棚谷、太平寨三路,由总兵官郭琥统领;石门寨、台头营、燕河营三路,由巡抚刘应节统领;古北口、石塘岭、墙子岭三路,由都督戚继光统督。  

      由于蓟昌二镇沿边防守的主客官军不满十万,其中往来策应之援兵仅一万五千人,难以抵御蒙古骑兵大举入犯。鉴于此,谭纶在隆庆二年( 1568 )四月给朝廷的奏议中提出,应于督抚总兵统辖的标兵、游兵及各路民兵之中,挑选十支兵马,每支三千人,合计三万人,列为三营,一营驻扎密云,一营驻扎遵化,一营驻扎三屯营,分统以总兵参游,作为固定的应援之兵。援兵抽出后,摆守之兵的缺额,由京营、真定、保定、沂州等处兵丁补足。他又举荐名将戚继光总理练兵之事,但练兵节制之法皆由谭纶制定,不得矛盾异同。每当春秋两防之时,三营军队各移驻近边要害之地,一遇有警,就近一营首先迎击,其他二营按地之远近各出一哨或二哨应援,其余在本地防守。“其迎敌或应援之兵务各据墙以战,御之边外为上策。万一一面失守,致或溃入,则尽合三营之兵并力奋击。”②  

      三大营建立后,对于二千余里之边长,三万应援之兵,“合之虽若有余,分之则只见不足。”③于是,谭纶又在十路主客官军之中,各选精锐三千人,“无事则免其做工,常用训练;遇警则视其所攻,往来截杀”④,与主兵一起拒守,并肩作战,以待大援兵至。如本路无警,这三千援兵也应随时听候调遣,增援他处。这样,便能做到“随处有援,人心知警,而战守有赖”⑤。这是谭纶在原有三万援兵之外,重新设立的各路应援之兵。可见,谭纶在调整兵力部署上的主要做法是分设路区,以专责成,并设立援兵,机动作战,在不大量增加兵力的情况下,利用较短时间,加强了蓟镇的防卫力量,改善了敌强我弱的防御态势,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二、讲求车战,倡用火器  

      早在隆庆元年( 1567 ),谭纶从两广总督任上应召入京之前,就命人制作战车样车,进行试验。“一闻召报,即命匠制车,命兵推试。长短尺寸之妙用,心思志虑之极致,疾徐变化之不穷,坐作进退之中律,……虽百万虏骑当之必碎。”⑥名将俞大猷,谙熟车战,能尽车战之法,曾多次与谭纶讨论车战破虏事宜,又制作样车一辆,供谭纶设计战车时参考。此后,谭纶博采古今车制,斟酌损益,务求实用,造出了适合北方作战用的战车。这种战车能装佛郎机等火器,又可与步兵,骑兵联络,成为制胜利器。  

      隆庆二年( 1568 )八月,谭纶即从辽东巡抚魏学曾之议,在辽东创设车营。该车营有战车一百二十辆,每车有佛郎机二杆,长枪十二杆,雷飞炮、快枪各十二杆,火力十分强大。每辆战车,须挽车、扛架、打火器之步兵二十五人,整个车营共三千人。次年二月,又于蓟镇创设车营七座,分别驻建昌、遵化、石匣、密云、三屯营、昌平等地。“每营用重车一百五十六辆,轻车二百五十六辆,步兵四千,骑兵三千,驾轻车马二百五十六辆。”⑦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相关文章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