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耀 会
长城防御的纵深很大,为防止一道防线的防御被攻破之后,造成防线的溃败,还有多重防线对进攻方进行抵御。因此,在建造长城、设计布防时,修建者对纵深防御给予了高度重视。
每一道防线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可以独立作战。只要几条防线中有一道防线确保不失,就能对进攻的敌人给予有效的阻挡。此外,后边的防线可以向前支援,加强以及阻挡住敌人的力量。已经被攻破的几道防线,可以尽快地形成新的防御力量,对进攻长城的敌人形成包抄,对其实行有效的打击甚至歼灭。
纵深防御的目的,就是在敌人进攻第一道防线的时候,其他的防线可以迅速地做好准备。第二道、第三道防线可以在敌人进攻第一道防线时,就做出第一道防线有可能失手的预期,并做好迎敌的战斗准备。
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般来说防守一方的压力很大,因为敌人已经攻破了几道防线,其勇猛的进攻势头肯定越来越强。而长城最后一道防线的守军往往士气低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仗打到这道防线,如果没有可期待的援军,要真正守住这个防御纵深的整体不失防就很困难了。
进攻具有纵深的长城防御时,守军有压力,进攻之敌也同样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强行进攻,要突破几道防线,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金长城在很多的地方都是有四、五道壕与城墙防御构筑,我问过有经验的牧民,他们告诉我金长城这样的深壕,一匹好马越过三道也就没劲了,何况还有城墙和守军挡着。
长城防御纵深的建设,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来自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威胁对长城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长城防御部队就必须找到解决这种军事压力的方案,通过有效的防御来满足安全的需要,这是长城纵深防御产生的背景。长城的防御部队通过构建纵深防御体系来构建军事安全的防御网络,进攻长城的一方,面对长城防御纵深体系实际上是陷入了立体作战的狭小空间,面临很大的安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