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地理:景泰索桥堡 大明王朝最后的大型军事工程
  • 时间:2010-9-6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黄河,滚滚而来,轰然而去,留下了一个个白色的漩涡。

      岸边的台地上,淡红色石板砌成的石墙,虽已东倒西歪,但依稀能看出横平竖直的街巷。眺望对岸,一个高大的墩台更是清晰可见,一切如旧,只是缺少了铁链。

      这就是景泰索桥堡。这里,大明王朝曾修建了横跨黄河的铁索桥,修建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项大型军事工程——“甘肃新边”。这里也见证了大明王朝的回光返照。

      索桥古渡

      对大多数景泰人来说,索桥是他们所陌生的地方,而对景泰县文化馆的沈渭显馆长来说,那里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每年,他总要去四五次,或陪同考察的专家,或给写生拍照的学生带路。

      我们这次去索桥,也专门邀请了沈渭显馆长给我们带路。沈馆长很健谈,我们的话题自然就从索桥开始。索桥渡在景泰县城东面的黄河边上,距县城大约35公里。

      从景泰县城往东,经芦阳镇后,就进入了戈壁荒漠丘陵区了。在沈馆长的指点下,车沿着一条大砂河而行。这条砂河是黄河的季节性支流之一,走在河道里我们有些提心吊胆,不知道上游会不会发水。沿河走了七八公里后,车开始爬坡了,此段路极其陡峭,坡度接近45度。车爬到山顶后,一切尽收眼底,远方的黄河峡谷隐约可见,近处山谷中阡陌纵横。沿路而行,穿过一个简易农场后,就是索桥堡了。

      在沈馆长的指点下,我们轻松地找到了一个居高临下的地方,将索桥堡尽收眼底。眼前是一片废墟,从坍塌的墙体上依稀能看出当年古堡的布局和结构。

      沈馆长说,索桥堡遗址大体分为桥头堡、居住区、长城烽火台三部分。遗址中间极为显眼的方墩就是索桥对的桥头堡,它和河对岸靖远境内的墩台遥遥相对。万历二十九年,人们在河东修建了铁锁关,万历四十二年又修建了索桥堡。可以说,明万历年间,这两座墩台之间铁索横亘,河面上船只排开,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浮桥。

      桥头堡的北侧则是一座黄土为核、外砌红色页岩的烽火台。人们推测,这座烽火台可能是汉代修筑,明代人们又进行了加固。废墟中,面积最大的就是居住区,呈“丰”字形,极盛时有数百间房屋,如今已是墙倒屋塌了。最高处则是五座烽火台,往前不远处就是明代“甘肃新边”的起点了。

      索桥渡地处黄河隘口,自汉开河西后,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们从固原出发,走靖远哈思堡,经索桥渡,过黄河抵芦阳镇,直抵大靖、土门,然后进入河西走廊第一大城武威。明代,这里是黄河沿线的重要渡口,它首要的任务是为防守长城沿线的将士们运送粮饷。

      踩着荒草,沿着山路而下,我们小心地避开青砖,躲开不知名的虫子,绕开土黄色的小蛇,走在这座寂静无声的古城堡内。进入房舍中,似乎还能听见这里曾经的喧嚣。漫步在一条条街巷,仿佛能听见士卒的脚步声。当年的金戈铁马早已离我们远去,只有那些戍边士卒留下的一块块红色页岩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