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大境门:史上最大搬迁还原长城
  • 时间:2012-3-1 浏览: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早报记者 李伟
      依托于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张家口的长城保护工作在整个长城沿线独树一帜。但张家口的保护经验未必具有推广的意义,因为大多数长城沿线城市,不具备张家口的两个优势——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政府管理者的重视。 

      直接把房子建在城墙上

      2012年2月18日清晨,日光刚刚洒在河北张家口大境门的墙壁上,几位老人已经抖擞精神,在城门前拉伸筋骨,舒缓身躯。张正宣是晨练者中的一员,64岁的他是张家口本地人,对大境门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小时候就住在大境门边,一直到退休前才搬走,你说我和大境门的感情有多深?”张正宣如此反问道。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是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如今,大境门前横亘着一个开阔的广场,两侧是顺山势而上的长城栈道,门内一条深深的街巷中,整齐布满了古典的庭院小楼,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传奇之中。 

      “以前大境门可不是这样的。”张正宣提醒早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因住房条件紧张,张家口出现不少无房可住的家庭,其中以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桥西区最为严重。“没房子住,老百姓就只能捡个空地搭棚睡。”张正宣回忆,很多人选择到大境门前的空地上居住,很快,原本空旷的广场上,参差堆满了近百户房舍。 

      “有些人家,实在困难,就直接把房子建在大境门城墙上,拿城墙来做房子的墙。”张正宣称。在如今的大境门城墙上,依旧清晰可见当初民居套建留下的痕迹印子。 

      “后来桥西区大境门几乎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整个大境门里里外外都是低矮的房子,还特别破旧,彻底破坏了大境门的景观。”张家口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管理科科长杨夏平告诉早报记者,当时在大境门做文物保护工作,几乎无从下手,“损毁太严重了”。 

      500户家庭搬离长城故地

      2004年,张家口市政府开始抓大境门区域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在此背景下,大境门所在的桥西区政府邀请河北省文物、城建、旅游等方面专家共同商议讨论大境门的开发规划。“各方面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就是修旧如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杨夏平说。 

      基于这一理念,大境门及周边古长城的保护开发工作终于提上议事日程。而首当其冲的,恰恰是难度最大的居民搬迁问题。“当时说要拆迁,大家心里都没底。”杨夏平透露,“住在大境门的本来就是经济困难户或下岗工人,要他们搬出去,估计难度不小。” 

      但是让整个桥西区政府没有想到的是,拆迁工作却进行得非常顺利。“老百姓一听说是为了保护大境门,为了修复长城,都表示支持,都同意搬迁。”杨夏平回忆。从2005年到2008年,桥西区共组织3次大境门拆迁工作,近500户家庭因为长城保护和开发,搬离了居住多年的故地。“当然舍不得,住了一辈子都习惯了。”大境门昔日住户张正宣告诉早报记者,“但为了长城,为了张家口,必须得搬走。”

  •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苏)字001号 苏ICP备10204884号-2
Copyright©2009-2011 www.thegreatwallcenter.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unescape gold.版权所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
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