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恭,字以谦,明代前屯卫(今绥中前卫镇)人。
毕恭是辽东镇长城的创建者之一,正统二年(1437年)任辽东都司定辽前卫 (今辽阳)指挥佥事,主持修建了辽河内侧边墙,即辽东长城河西段的一部分。正统七年,都御史王翱提督辽东军务,推荐毕恭任辽东都指挥佥事。
在王翱的主持下,毕恭负责设计修建辽东长城的河西段,即从吾名口至镇北关这一段,全长750公里,并营建堡城、边台。
此段长城有效发挥出了军事防御功能,对巩固明代辽东防线作用不小。正统十二年毕恭升任辽东都指挥使,约于景泰初年(1450年)卒于任上。
毕恭是一位非常注意爱民养民、反对侵害人民利益的军事将领。比如,他发现一些地方卫所官吏常借各种祭祀之机,巧立名目,敛财害民,就这件事他专拟奏疏,向朝廷提出了治理的意见,得到了明英宗的赞许和采纳。
正统六年(1441年)二月,曾有评论说毕恭“老成练达,善抚军民”。
毕恭还是《辽东志》的编纂者之一,这部书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文化财产。毕恭在建立和完善明代辽东防御体系、发展当地经济、推动文化发展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明代辽东地区一位著名的文韬武略兼备的儒将。